文件检验技术系简介
文件检验技术系由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文件检验专业方向组成。文件检验技术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研究文件的形成与变化、利用文件进行违法犯罪的规律和特点,为确定文件与案件事实、与当事人或嫌疑人关系的技术侦查和司法鉴定手段的一门技术学科。文件检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掌握警务实战技能,具有严明的纪律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文件鉴定技术专业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公安司法部门从事文件鉴定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文件检验技术系的前身是公安部民警干校刑事技术教研室的文检教研组。1981年学院成立后归属四系(文照系),正式确定为本科专业。历经专业合并与调整,学院于2005年3月将刑技系文件检验专业方向确定为独立教学系部,下设笔迹检验言语识别教研室,印刷污损文件检验教研室和系属实验室。2010年更名为文件检验技术系。198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2011年底,共培养文件检验专业(方向)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2000余人,专业证书班学员近2000名,文件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36人。
文件检验技术系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专任教师中,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入选公安部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2人,1人被评为学院学术带头人,3人被学院评为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沈阳市三八红旗手。
文件检验技术系主要承担文件检验专业方向本科生、二学位生、专业证书班以及文件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开设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文件检验学导论、笔迹检验、言语识别与鉴定、污损文件检验、印刷文件检验、文件制成时间检验、文件检验综合训练等;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主要有:物证技术学、印刷文件检验关键技术、言语鉴定技术等。此外,还承担其他专业本科生文件检验学、刑事科学技术(文件检验部分)的教学任务。
文件检验技术系实验设备完善,建有11个实验室,使用面积710平方米,配有显微分光光度计、MST一2型高级三维光谱成像文件检验分析系统、VSC一6000型文件检验仪、文痕红紫外鉴别仪、多功能文件检验仪、CAMAG TLC SCANNER 3型薄层色谱扫描仪、ESDA2型静电压痕显现仪、ZEISS三维立体显微镜、WILD实体显微镜、OLYMPUS显微镜、HAMAMATSU紫外摄像仪、KeyModel4500语音计算机工作站等10余种20余台件大型仪器设备,总价值700余万元。
多年来,文件检验技术系坚持教学、科研和办案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取得丰硕成果。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印刷文件检验》课程2005年获学院和辽宁省精品课,2006年获公安部精品课,2007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笔迹检验》课程2006年获得学院精品课和辽宁省精品课,2008年获国家级精品课,《污损文件检验》2007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笔迹检验》教材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印刷文件检验》教材2007年、2008年分别被评为辽宁省精品教材和公安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已出版两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两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文件检验技术系实验室2008年被评为公安部首批重点实验室。所在专业于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文件检验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印刷文件检验》课程标准化教学模式的建立”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文件检验课程动态教学模式创建” 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近年来,全系教师共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院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其中,一项课题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文件检验技术系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办案业务,积极为社会服务,每年承办全国各地有关部门送检的各类疑难文件检验案件100余件。